山东省高校德育研究中心(省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心)在第六届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作大会发言

11月9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北京师范大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湖南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六届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长沙成功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理事长、北师大原党委书记刘川生,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宣传教育处处长陈郭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副理事长黄蓉生、冯培,北师大党委副书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秘书长李晓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骆郁廷,湖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徐伟,湖南师范大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周俊武出席会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分会理事会成员、学术委员会委员,思政领域专家学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者代表,以及参与会议论文投稿的老师和同学近300人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以“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为主题,围绕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改革创新,伟大抗疫精神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等议题开展交流研讨。

开幕式上,刘川生在致辞中指出,本次研讨会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背景下,在我国即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召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切实行动,是全面总结疫情防控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的重要举措。她强调,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加强理论研究,努力做好伟大抗疫精神的研究阐释和宣传推广;要挖掘教育资源,探索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路径;要注重总结创新,充分运用网络平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陈郭华在致辞中对本次研讨会给予高度评价,并就当前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政工作提出四点期望:一是加强对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宣传解读,深化党的理论创新,推进铸魂育人;二是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三是深入挖掘历史现实中的思政元素,在中西对比、内外比较中坚定理想信念;四是加强理论武装,提升实践体验,增进融合互动,着力推进三全育人。

徐伟代表湖南省委教育工委致辞并介绍了湖南省教育系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特色做法和宝贵经验,从“高位推动、项目驱动、人才涌动、品牌联动”四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湖南省教育部门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高校移动思政课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文化育人品牌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

开幕式后,12位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和辅导员代表结合疫情防控期间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围绕会议主题作大会发言,从抗击疫情期间大学生思想引领、思政教育元素挖掘和运用、思政课改革创新,以及如何进行队伍建设、理论研究、应急管理等方面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其中,山东省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负责人、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山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姚昌,以《坚持“五向”  构建“四大”   着力推动大学永葆昂扬向上精气神》作大会发言。姚昌强调,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总要求,牢牢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文化走向和职业志向,紧密对接高校自身办学治校实际和立德树人实践,积极精心打造大宣传、大思政、大文化和大安全工作格局,着力推动大学永葆昂扬向上精气神。

本次研讨会是11月8日至10日举行的第55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20)”系列活动之一,科学总结了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进一步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用好抗疫斗争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